当前位置:首页 >> 智能

你怎么看山东省教育厅发文,严禁强制初三学生放弃参加中考,上职高的规定?

来源:智能   2023年10月17日 12:16

你怎么看山东省教育厅发文,严禁强制初三学生放弃参加中考,上职高的规定?

据网络曝料,东明100多名学生疑成绩差被强迫不能参加中考,引起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;菏泽市委、市政府对此事件高度重视, 立即进行了严肃查处;山东省教育厅紧接着下发《关于进一步规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紧急通知》,严禁强制初三学生放弃参加中考。首先,笔者想说,这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调整不到位问题。事实上,这样的事件全国各地每年都有发生,只不过山东菏泽东明某中学做的有点过分了些罢了,这才引发媒体关注的。这是为什么呢?问题的根子还在国家教育政策改革与调整不到位、不彻底而落下的一系列“后遗症”上。经过国家一轮又一轮优胜略汰式的教育改革,大部分的中专学校已经是销声匿迹了;剩下来的中专学校,不是苟延残喘,就是奇货可居。“奇货可居”的中专学校自然是香饽饽,例如警校、电力学校等,普通初中毕业生想也不要想;而“苟延残喘”的中专学校则需要艰难地活下去,生源就是一个大问题,这类学校只有通过一些不怎么正当、不太光明的手段解决生源问题,“东明100多名初三学生强制放弃参加中考”事件,就是这种情况下的极端而又典型表现。当然,这里面必然有利益交换,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!否则谁犯得着甘冒违法违规的风险,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?其次、中小学、尤其是初三中考升学评价奖励机制存在大问题。一方面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土政策,让老师特别注意学生成绩。因为量化考核绩效政策更加侧重学生平均考试成绩的排名,把这个排名作为评价老师绩效的重中之重,并且还是采取“捆绑式”与老师的绩效工资挂钩;换句话来说吧,就是哪个学校、哪个年级、哪个班级的学生平均考试成绩排名靠前,绩效工资就高,否则绩效工资就少很多,甚至没有!为了提高平均考试成绩,所以中小学才出现了一些奇葩诡异的事情,例如“让学差生开智障证明”等;当然,对于初三,让学差生不报名参加中考,也是非常有用的“一招”!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的评优评先、晋级晋职、甚至是去留问题,都取决于学生考试的平均成绩评比结果。例如笔者所在的县城中学,领导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就三番五次地明确: 我们县城有6所中学,乡镇有20多所中学,作为县城中学,你的底线是确保前六,前三是优秀,四五六属于合格,否则就是不合格,连续三次不合格的老师,请自动联系学校调离!这么严峻的生存压力下,几个学差生就可以让你滚蛋,为了提高平均成绩,老师们唯有“抱团胡搞”,才能得以生存啊!综上所述,笔者认为,“东明100多名初三学生强制放弃参加中考”事件,不是孤立现象,而是有着教改不彻底和教师评价机制不科学的深层次原因在里面。各级领导只是“一纸空文”的行政命令“严禁”,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;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还得在根源上下功夫!

Blue2017

初中毕业可以干什么?

现在出社会都要会一项技能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在社会上 其实按照年龄来所也不推荐初中毕业就出去做事 或许你可以在学校学一些技能在出去上班 也是不错的

qq7917

初中成绩一般,高一突然醒悟想要考重本,可能性大吗?

作为曾经从高考战场上过来的人,我明确的表示:不但有可能性,而且还很大。即便你天赋一般,可能性依然都很大。初中的时候,我的学习本来就很一般,尤其是英语,每次考试就只能看120多分,要知道初中英语130以上的也大有人在,不过我稍微留神了一下,高中总算是有惊无险的考上了。到了高中,也有乡里转到了城里,一下觉得灯红酒绿,各种诱惑扑面而来,所以我也开始了进网吧、打台球等各种活动,学习的事情早已经抛到九霄云外,学习成绩嘛自然是一落千丈、惨不忍睹。高一这一年就这样在不经意间结束了,期末成绩位居全班37名(总共50个学生)。那个升高二的暑假,一直在家里和爸妈干活,繁重的劳动让我看到了父母得不容易、辛劳,我就在心里想了一个问题:我之后会不会也会过这样的生活、做这样的农活,我听到了自己心里的呐喊:我不要这样、不要这样、不要这样……这只能算的上是当时想逃避劳动的一个瞬间想法,真正受刺激的事情是有一次一个同学过生日,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,所以到场的除过我这个学渣之外,全都是好学生,吃饭期间,他们全说的是与学习有关的事情,我听的一脸懵逼、如坐针毡。他们估计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为了照顾我的情绪,就刻意回避了这个话题,但是就是这个举动深深地伤害了我,从那时起,我就决定痛改前非,好好的学习。当时觉得,你们能学好,我肯定可以学好,我只是没学而已。从那以后,我隔绝了自己与学校外面那一帮酒肉朋友的关系。每天早早地到教室,拿着语文、英语书来到一个安静的角落,开始朗读、背诵,课堂上认真地听老师讲课(我是理科生,在此也要告诫学弟学妹们,理科的东西一定要抓住课堂);晚自习很认真的进行数学演算……就这样,高二一年下来,我的成绩从全班第37名来到了全班第5名,高三一年下来考取了一个211学校。我想说的是只要努力,就一定可以。初中到高考,有那么长的时间,只要努力,一切皆有可能!

u_100879249

初中成绩一般,高一突然醒悟想要考重本,可能性大吗?

答:初中成绩一般,高一突然醒悟,想要考重本。蓝宝精灵恭喜你了。想要考重本,说明你有了初步的目标,只要将目标清晰化,用三年的时间去冲刺、拼搏,肯定会摘到"重本"的硕果。首先,你想考重本,需分析你心仪的重本招生情况。统计招生分数,分析学校历年的录取分数段。结合你自身的情况,制定阶段性的提分目标,每学期需进步多少。这样,你才能准确把握短期目标,有的方矢三年后考上重本的目标。然后,初中和高中的内容不同的,学习方法也不同。初中知识只要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去学习,做到应知,应会即可。而高中是以老师为引导,自学为主的一种模式,需要发挥主动积极性,旁类触通的学习。其次,你高一突然醒悟,时间已经足够。仅仅高三逆袭的例子数不胜数。你还多了高一高二的时间去冲刺。重本的成功率增加了3倍。这次蓝宝精灵国庆回老家,邻居给我讲了她女儿高考的事情,第一次高考,只考了400来分,当时有120来斤,仅仅一年的复读,从120斤降到了60多斤,一年的努力,收获的是医科大学重本。你从高一开始,时间是她的3倍。再次,高考同其他考试一样,都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。只要你从高一开始,方法得当,高中阶段的知识点就会很多劳固,高考时就会胸有成竹。就算遇到不会做的,运气也会眷顾。还记得我在考学士学位的时候,我自己都感觉不会过,但当我去查成绩的时候还是过了。相信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差。最后,你初中的成绩一般,应该有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。比如说,书写不公正,写的字多一横或还少一点,这样就会导致你的成绩上不去。养成一个习惯,只要十天或半个月,而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,则需要三个月,或更长的时间,因此,需要你的坚持和恒心。只有坚持和执着,你才会有上重本的可能性。综上,初中成绩一般,高一突然醒悟,不要犹豫、不要质疑,只要学习方法得当,持之以恒的坚持,上重本不是梦。985、211学校大门为你敞开着!

肚子咕叽咕叽

为什么有些人对专科生存在偏见,专科生真的那么差吗?

现实是残酷的,学历是敲门砖,你想进人家公司,人家提出只要985和211毕业生,那是人家的条件,不服不行呀!曾经有个朋友因儿子在招聘现场看到人家公司只要985或211毕业生,心里很不服气,跟人家辩论,其实最后还得老实接受现实——说一万句,那种毕业生的能力不一定强。人家一句话让你也无言:你又怎么证明你普通本科有能力?高考时人家就比你儿子强,现在也强,毕业学校就是证据就是通行证,那样的学历的含金量肯定高。我经常跟学生或家长假设:如果你是某公司老总,你来招工,你是要学霸还是学渣,要勤快的还是懒惰的,要有上进心的还是好逸恶劳的?招名牌大学的,还是普通大学的毕业生;普通一本的还是专科生;大学生还是高中生?985和211毕业生,当初也都是他们自己凭自己的努力考上的,并不是别人恩赐的,也不是开后门走关系得来的!所以大家都公认正面这种说法,并为之努力奋斗:能上985不上211,能上211不上普本。比如初中生和高中生相比,我们心里肯定更愿意接受高中生,因为受过高层次的教育,处理问题的思路就不同,更有效。尤其是接触的人基本都较优秀,志向也更高远。当然专业与毕业学校的名气也有一定的关系。有的人拼死非985不进,这也太绝对了。我另有一亲戚,当初刚上985线,如果硬要进,只能去偏远地区。我便建议他去北京或上海,并选个还好的211——事实证明这想法正确,后来努力轻易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,专业也不错,国家正需要这方面的人才,基本不愁工作。我自己第一学历就是专科生,后来花钱费力才拿了本科,就是希望在未来的竞争中有优势,不被淘汰。当然,真正被聘用后,接受能力、工作态度、人品问题、身体素质就显得更重要了。有实力的专科生也受欢迎,必须有特长、有实力。

小红帽爱外婆

你们班上曾经的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现在都怎么样了?

我们高中班的第一名,现在是深圳大律师事务所大律师,经常帮助公司IPO的那种。混得最好。班级倒数第一,公务员,混得也不错。当年高中生,即使没有考上大学,录取率也很低了。我们镇中心小学也就考上四五个高中,全镇几十所小学,能是初中的就两百多人,高中也就考上七八个大专以上。考不上大学的后来也都不错,毕竟头脑都不笨。几乎没有混得不好的。除了个别女生所遇不淑。

feng13891117573

小学生上各种补习班到底有用没?

小学生上各种补习班有没有用?我觉得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吧。以我家姑娘为例,我认为是有一定作用的,我家娃今年五年级,从四年级暑假开始上奥数。她平时成绩还可以,一般在前三名,数学基本是99,100,上奥数的目的就是为了她的思维拓展,希望读初中及高中的时候不会掉队。今年开始上新东方的英语志高班。学的新概念,这个学习任务对她来说还是蛮重的,单词量加大,作业也多了好多,她自己喜欢,就不觉得辛苦。当然在补课的道路上也走过弯路,四上的时候报了某机构的大语文,原本的目的是希望在阅读理解和小古文方面有所提升,结果收效甚微,于是果断放弃。家长在选择补习班时一定要明白自己娃参加课程的目的是什么,我是不主张在补习班里还去盘课本的,尤其是假期预习,因为它只是过过皮毛,不能深入,结果对于有些自制力不好的孩子来说,她觉得自己会了,上课精力就不够集中了,这样适得其反。

41894098

小学生上各种补习班到底有用没?

现在一家基本一个孩子,多的两个,家长视若掌上明珠,盼望成为人中龙凤。从学前教育开始就非常重视孩子的发展,选择最好的学校,给予最大力的物质支持,事事要力争第一。今年春节联欢会沈腾等演员的小品估计大家依然能清晰回忆,为了占有有利位置,家长们施展绝世武功,个个势在必得。有力地反映了当前家长重视孩子学习环境的迫切心情。孩子刚上一年级,还不太适应学习生活节奏,就开始报各色辅导班:舞蹈、声乐、乐器、绘画、书法、棋类……形形,包罗万象。或者经历几次测验,考了八九十分,距满分有点差距便如坐针毡不知所以 指责训斥,感觉天要塌了一般恐慌,立刻找文化课补习班 ,使孩子不输在起饱线上。本人认为这大可不必,原因如下:学校开设的课程语数英科品德劳技音体美把一天排的满满登登,能够把课内学习任务比较顺利的完成就很不容易了,而且要成为一名优秀生还需付出更多一些时间精力,哪里还有富裕的时间去补习。如果学艺不精,勉强跟得上进度 ,在正规课堂都如此,去补习班又能怎样。况且真正负责任,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补习场所又有多少家呢。太多的补习所是盈利性质的,家长朋友哪里有时间精力去甄别那个 ,结果只会白白浪费金钱精力和孩子心智。学校为了发展孩子特长一般都开设各种社团,文艺 ,体育,艺术各大门类都有专门老师教学,完全可以满足孩子课内外更高的需求,只要你有兴趣 ,愿意付出努力,就有老师尽力辅导,何须为满足自己“不惜财力全力支持孩子全面发展"的虚荣心浪费资源呢。再者,有的孩子上的是文化课补习班,家长认为孩子后进,跟不上,就选择笨鸟先飞。这里也有一些误区。孩子在一二年级,如果不是明显的比大多数同学差,不见得就是后进生,往往因为不适应环境,和老师磨合不够和谐或其他多种因素暂时处于劣势,一旦长大一些,心智成熟一些,消除了这些不利障碍,会顺流而上,让人刮目相看。所以不要看孩子一时之失利就慌不择路,要有耐性,科学分析,合理定位 ,对症下药。总的来说,我是提倡孩子劳逸结合的,现在的学子,从小学开始,就要计划和初中接轨,步入初中,就得与高中接轨,一切为高考做准备打基础,真是十年寒窗苦哇,有多少娃太累了,走向极端。有多少娃因为某一天老师没留家庭作业而欢声雷动,鼓掌庆贺,那是发自内心深处压抑多久的呼唤呐——把快乐成长还给孩子!

心肺复苏模拟人模型
广州医院男科
海露滴眼液一瓶用多久
脚扭伤了应该吃什么药
南京妇科检查多少钱
友情链接